查看原文
其他

罐 專訪|在威尼斯雙年展打造高科技監禁空間 - 台灣館策展人保羅.普雷西亞多談【3×3×6】計畫

罐 新聞 罐子藝術網 2021-09-26



每日焦點

法國蓬皮杜將於6月26日至9月23日推出松谷武判(Takesada Matsutani)個展,回顧具體派旅法日籍藝術家松谷武判近60年的創作生涯。

圖片© Takesada Matsutani, courtesy the artist and Hauser & Wirth / Photo: Marc Domage




姜盈謙/專訪


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「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」台灣館【3×3×6】,自2018年底公布由藝術家鄭淑麗出線後,便令人引頸期盼。創作橫跨網路裝置藝術、錄像與電影製作及行為藝術,鄭淑麗長期探討性別、情慾至反種族歧視等面向;在最新的個展暨作品【3×3×6】,她將為台灣館(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)打造一個高科技監控空間。


擔綱本屆客座策展人的保羅.普雷西亞多(Paul B. Preciado),身兼作家、哲學家多重身份,是全球性別與性政治研究的思想領袖之一。其知名著作「反性宣言」(Manifiesto contrasexual)曾獲法國評論家譽為「酷兒理論紅皮書」,是歐洲酷兒和跨性別行動主義的關鍵參考著作;在2018年,更入選《Art Review》雜誌「最具影響力100人」。


4月刊《亞洲藝術新聞》精彩人物欄目專訪了普雷西亞多,請他分享【3×3×6】結合影像、裝置、電腦運算,反思性別框架及科技對身體監控的宏大計劃。


策展人保羅.普雷西亞多 ©TFAM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據說您和鄭淑麗相識已久,關於這次的合作契機為何?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自90年代鄭淑麗便在美國及歐洲相當活躍,她無論是在酷兒、跨性別社群或是藝術界,都是最具指標的人物,因此我很早就聽聞她的名字。但直到2000年初,因為我們都居住在巴黎,也跟同一群關注相關議題的藝術家合作,才真正有進一步交流機會。


而後我多次邀請她於展覽現場演出;在2017年,我擔任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(Documenta 14)公共活動策展人時,也舉薦了鄭淑麗的〈體液FLUIDØ 〉作為展出作品之一。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計劃,是我們合作最緊密的一次。


過去淑麗曾數次想找我合作,但我一直非常忙碌。為了規劃卡塞爾文件展,我大約有四年的時間在世界各處頻繁旅行,在文獻展結束後,我在法國南部休息了6個月,專事寫作。原本我不打算再接下需要長途出差的計劃,當淑麗打電話問我,能不能為她規劃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?我心想:好吧,威尼斯不算太遙遠;後來才發現,原來是策劃台灣館的展覽!對我來說,臺灣和紐西蘭島一樣,都在世界的盡頭…(笑)。不過我其實一直很敬佩淑麗的作品,因此也很開心能參與這個極富挑戰的計劃。


左起: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、藝術家鄭淑麗、策展人保羅.普雷西亞多 ©TFAM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請您分享展覽主題的發想及籌備過程。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我們最初的構想是探討台灣館展場--普里奇歐尼宮邸(Palazzo delle Prigioni)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古蹟。緊鄰威尼斯總督宮,宮邸自十六世紀至1922年皆作為監獄使用,著名的義大利風流才子卡薩諾瓦(Giacomo Casanova)也曾拘禁於此。


普里奇歐尼宮邸限地裝置,展覽設計圖 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
在第一個階段,我們邀請了一群來自全球的學者、司法官等一起工作,針對歷史上及當代涉及性別、性慾而不見容於社會、甚至遭受監禁的個案,進行研究並訪問了許多受刑人,其中包含於IG上傳跳舞影片而被補的伊朗女性,或是因為沒有揭露自己是跨性別身份而遭控告的案例等。淑麗和我根據篩選的例子寫出劇本,接著與德國電影製片公司(Juergen Bruening Filmproduktion)合作進行拍攝計劃。


第二個階段則是邀請兩組技術團隊,設計於主展廳展示的「中央監視塔樓」,是鄭淑麗針對舊作〈布蘭登〉(Brandon)所延伸的裝置作品,其原型來自十八世紀哲學家傑瑞米.邊沁(Jeremy Bentham)全景監獄(Panopticon)藍圖,呼應我們關於「監禁」的主題。硬體工程由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帶領技術團隊共同參與,另外一組團隊則負責軟體、3D及臉部辨識等技術。這個宏大計劃的執行相當錯綜複雜,甚至往往超出策展的範疇。


普里奇歐尼宮邸限地裝置,投影塔設計示意圖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是如何安排鄭淑麗的創作、於展覽中帶出其脈絡與風格?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我們在主展場首先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空間,邀請參觀者直接進入一個高度受監控的數位介面裡。參觀者在進入主展場前,(經由同意)被我們所安裝的數位監視裝置,捕捉臉部畫面;這些影像透過電腦演算重新亂數編碼後,製作出性別或是種族相異的面孔。


影像投射在位於中央的監視塔樓上,參觀者一方面參與了監視的過程,但另方面自己也成了受監視者。穿過主展廳後,觀眾能在另外兩個展廳裡,觀賞10段短篇影片,每個長度約10分鐘。最後一個展廳中,我們引領觀者進入一間匯集所有影像資訊與運算的控制室,揭露裝置背後的系統機制與應用技術。


這個計劃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結合研究,以及臺灣團隊所發展的精密技術,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。藉由駭入影像的手法,鄭淑麗既探討了在當代社會裡,監禁的形式是如何從實體轉換為數位;也解放了對性別、身份和階級的想像。


〈L X〉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和鄭淑麗以橫跨古今的案例,分別發展出10段情節虛構的「跨性別-龐克」(transpunk)短篇影片,這些角色人物是如何遴選出來?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當我們開始研究監禁的主題時,卡薩諾瓦和薩德侯爵(Marquis de Sade)立即成了不二人選。前者不僅曾拘禁在普里奇歐尼宮,也是最早提出性別流動概念的奠基人物;後者則曾數次身陷囹圄--多半是由於他露骨的情色書寫,而不是他犯下的罪行。


〈卡薩諾瓦 X〉 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
傅科(Paul-Michel Foucault)的例子,則是因為我偶然挖掘了有關他1950年代被控訴為同性戀、並於波蘭入獄的文獻。但其實他一生對其性向秘而不宣,也從未提及遭拘留的往事,因此這些資料非常的有趣。


至於當代的案例,除了前述受逮捕的伊朗女子,我們也針對一些特殊族群延伸討論,如HIV帶原者。儘管臺灣之於其他亞洲國家,對於LGBT族群已經相對開放和包容,對性與性別議題討論也越來越自由;但HIV帶原者,仍是高度受到政府監控和社會的壓迫。例如其中一支影片的主角原型,取自臺灣一位HIV帶原者在性行為後受到控訴傳染愛滋病毒,受判入獄服刑12年的案例。但事實上,根據現今科學的驗證,HIV帶原者只要穩定服藥治療,病毒便不具傳播力了。


透過影片中古今人物的故事,我們希望除了推翻性別的刻板印象,也破除社會對特定族群、身體的恐懼和迷思。


〈FSB X〉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這些人物在影片中是如何被演繹和詮釋?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例如我們讓卡薩諾瓦一角由一位臺灣表演者飾演,顛覆一般人對於歐洲白人(相對於亞洲面孔)的想像。又如,薩德在電影和大眾文化的形象多半苗條修長,但實際上薩德因長期受監禁而患有肥胖症,我們便請了一位豐腴的女子重新詮釋,反思西方主流的審美價值,以及何謂「女/男性特質」。另外,我們還安排了幾個古今人物的「相會」場景。像是卡薩諾瓦在歷史上是有名的保險套提倡者,我們便安排一幕場景是卡薩諾瓦向HIV帶原者致意,給他一個保險套。


〈D X〉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
這些從女性主義、酷兒及反種族歧視的角度出發,以科幻敘事構成的影像,讓觀眾重新思考,如果這些史實人物搬至現代社會中,會有什麼樣的形象?在史實中薩德生活淫逸,寫出荒誕不羈的小說;但他穿越至現代,是不是如同於IG上傳跳舞影片而被補的伊朗女性?可以說是一種「反性歷史」(counter history of sexuality)的觀點。


〈薩德 X〉 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本屆威尼斯主題定為:願您生活在一個有趣的時代(May You Live In Interesting Times),藝術總監Ralph Rugoff認為「藝術不應當成為政治的一種形式,但可以變成一項指引」。您希望本展能為觀者帶來什麼樣的指引?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我認為【3×3×6】完全吻合了本屆雙年展的主題。我們正身處在一個時代的節點,整個社會正經歷一場轉型:從數位科技、人工智慧、生產自動化至基因工程等,越來越多複雜的變化接踵而至,如同十六世紀印刷術發明後,對整個社會和思想上造成的革命。


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,人們生活越來越仰賴各種數位產品,而無所不在的科技和網路資訊,形成新型的牢籠。透過虛構的敘事、駭入的科技和政治的論述語言,【3×3×6】質疑我們身處的當代社會,並思考何謂自由,以及行為自由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。


〈00 X〉 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《亞洲藝術新聞》:您未來還有哪些關注女性議題或是酷兒文化的展覽計劃?


保羅‧普雷西亞多:我目前正為挪威的「卑爾根集結」(Bergen Assembly)雙年展進行一個項目計劃,今年主題是【Actually, the Dead Are Not Dead】,探討尚未被掩埋、仍在當下遊蕩的歷史創傷,連結現時歐洲所面臨的各種難民、恐怖份子所造就的恐懼。


另外一個計劃是為德國藝術家Lorenza Bottner舉辦巡展,他在8歲時失去了雙臂,此後用自己的腳和嘴進行繪畫創作,並開始以女性化形象面對外界。這位跨性別、身有殘疾的藝術家向世界展現了他獨特的存在,也讓人思考:何謂一個藝術家的本質。


〈R X〉影片截圖,10分鐘,4K 影片,裝置作品「3x3x6」系列影片 ©鄭淑麗、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





 更多內容請見《亞洲藝術新聞》

2019年4月號 No.171










長按二維碼,關注罐 新聞

罐 新聞

    微信:CansART 


微信製作、推送、咨詢服務

 請洽罐子小秘書  

视频 小程序 ,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